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是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不少农户在大棚生产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习惯重复一些看似正确,其实很不妥当,甚至有害的农事操作。这些认识误区和习惯操作严重阻碍了大棚蔬菜的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时纠正错误。只有进行科学种植,才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促进大棚蔬菜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大棚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密度大、产量高、卖钱就多




目前仍有一些大棚种植者把“有骨头不愁肉”的俗语活学活用到蔬菜生产中,认为“有苗不愁产量”,多一棵苗就多一棵产量,采取多留苗、大密度栽培方式,结果适得其反,产量不高反而降低。其原因是冬春大棚内的气温和地温较低,并且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差,营养积累少,如果栽植过密,将造成植株互相挤压遮荫,并为了争取光照,占有更多的空间,植株营养生长将占据优势,导致植株疯长,减产降质。



在蔬菜保护地栽培日渐增多,设备日臻完善,品种不断更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地区相互调剂增多,蔬菜的淡旺矛盾己经没有明显界线的状况下,农户要根据所种植的蔬菜品种特性,结合土壤肥力,做到合理稀植,以充分发挥个体优势,促进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大棚以青椒667㎡栽4000株,蕃茄667㎡栽3000株,黄瓜667㎡栽3000株,茄子667㎡栽3000株比较适宜。


二、    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现在有不少的农户认为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认为大棚蔬菜只要多施肥就能获得高产出。因此,大棚蔬菜生产中,化肥施用量超过正常用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为蔬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一是绝大部分的化肥属于盐类,大量施用化肥会大大提高土壤盐离子的浓度,使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引起土壤板结,影响蔬菜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甚至产生水分倒流,在棚内温度升高时,造成植物萎蔫,蔬菜生长发育不良,抗逆性降低,品质和产量下降。二是施肥过多造成肥料堆积,在大棚生产条件下,温度又较高,氮素会以氨气的形式挥发出来,极易引起肥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氨气中毒,导致植株枯死。三是由于过度偏施肥料,形成部分营养元素的不足或匮缺,从而影响蔬莱的生长和发育。



所以过施肥不仅会造成肥料流失、污染水源,恶化环境,降低施肥的效益,而且会引起大棚蔬菜烧根、熏苗、黄叶、萎蔫、幼苗不长或发生疯长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在生产中经常看到。因此,在大棚蔬菜高效栽培中,要做到三个杜绝,坚持“三个结合”, 三个杜绝就是:一要杜绝大量施用含盐量较高的鸡粪作基肥。大家知道目前鸡粪中食盐的含量较高,长期大量施用鸡粪后,土壤的返碱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杜绝使用含氯复合肥,因为绝大部分蔬菜都是忌氯作物。因此,施用含氯复合肥容易引起蔬菜根系生长受阻,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还会引起死苗。所以在大棚蔬菜生产上提倡使用硫基复合肥,杜绝施用含氯复合肥。三要杜绝浅层集中施肥。“三个结合” 就是:要坚持生物肥,腐熟有机肥、高含量硫基复合肥相结合,坚持全层施,先施后耕,基肥加追肥相结合,坚持保墒、补墒、追肥与喷肥相结合。通过科学施肥,发挥施肥效益,为高产、优质、增效争得主动权。


三、    棚内温度高,蔬菜长得好




有不少菜农认为之所以搞大棚栽培就是为了增温,保温。只有温度高,菜才会长得好。他们不知道各种蔬菜对温度都有不同需求,而且还要求一定的昼夜温差。如果温度过高,超过了生长最适宜温度的上限,苗期就会出现高脚苗,定植后极易形成旺长苗,导致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茄果类蔬菜如果棚内温度过高,达到35℃以上,不仅影响正常生长,而且导致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增多。产量品质下降。因此,在大棚温度调控上,要把握三点:一是严格按照各种蔬菜不同生长期所需温度和各个器官形成对温度的要求进行温度调控管理。二是浸种催芽时进行变温处理,幼苗期进行炼苗锻炼,以提高植株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三是中午前后坚持通风降温,根据天气、棚内温度和风口面积调节通风时间,以确保蔬菜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正常生长,开花结果。


四、    农药混合的样数愈多,愈能治病杀虫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有的菜农不根据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科学防治。存在着随意增加用药次数,打太平药,任意加大用药浓度,将多种农药随意混配使用的现象,结果由于用药方法不对,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用药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甚至产生药害,轻造成叶片皱缩,叶片失绿变干,重者植株畸形、矮化、停止生长,严重的甚至全株死亡。农药科学混合配制施用可以防治多种病虫,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有的农药不能混合使用。比如有机磷农药、菊脂类农药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因为这类农药都是酸性,与碱性农药混用会降低药效。还有的农药与铜制剂混用、乳油类农药与水溶性农药混用后易发生药害,尤其是一些叶片薄的蔬菜幼苗,幼嫩生长点部位发生药害的可能性更大。需要注意的是农药混合使用不能像抓中药一样,有的农户在配药时混配45种农药,这实在是浪费,没有必要,并且还会使药液的总体浓度增加,喷药后产生的药害可能性加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杀虫剂、杀菌剂的名称很多,但“同物异名” 的农药也非常普遍。如果农户在不了解农药成份的情况下混配,就会可能出现同一成分农药混配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冠以商品名称的农药较多,但不少就是以老成分为主料的复配剂,比如以含有代森锰锌为主的混配杀菌剂等。若不知道产品已经是复配剂,还在用几种药混用,这就会造成更大的浪费,而且有时也会发生药害。



所以,广大种植户在病虫防治时,最好按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指导的防治时间,用药种类,施药方法进行防治,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如果仍坚持自主用药,那在农药混配前,首先要了解所选农药从性质上能否混配。其次是知道农药成份后再了解它属于内吸剂还是保护剂,只有对这些情况摸透后才能进行复配。混配时农药一般不要超过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