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工智能越来越高频率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医疗、家居到物联网,再到交通、金融、制造业等等,可以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已勾勒出越来越广阔的想象空间。农业作为体系庞大的实体经济,给大家的印象一直是落后。然而当人工智能遇到农业,也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农业领域已经风声水起。比如养殖领域,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投资者的“宠儿”,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如腾讯的“AI生态鹅场”、阿里、京东、网易的“AI养猪”等。除了生猪养殖,人工智能在粮食及蔬菜种植领域也被充分利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看天吃饭到看AI吃饭,人工智能为农业带来新的变革和转变。


人工智能给农业生产创造哪些“不可能”?


1、种子的选育和检测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种子的纯度和安全性检测,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人工智能选种和检测,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智能种植


在传统农业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搭载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缓解农民的负担,比如通过人工智能管理灌溉用水,甚至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农作物正确的收获时间,大大降低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例如在种植、管理、采摘、分拣等环节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实现农业种植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再比如,根据土壤环境,结合市场行情预测,推测出今年这块地适合种玉米还是大豆。


3、农作物的监控


在过去,农作物监控都是通过肉眼观察,有了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天气状况,准确掌握浇水的正确时间;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监测杂草和害虫问题;而来自数据库的云共享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为农民提供最好的服务。


4、土壤灌溉


通过人工智能反馈进行土壤管理。通过对土壤湿度的实时监控,利用周期灌溉、自动灌溉等多种方式,提高灌溉精准度和水的利用率。这样既节省用水,又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图片

 

当然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的“不可能”远远不止于此。


5、使用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


得益于AI中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等技术领域的高度发展,可以通过无人机的实时传感器数据和视觉分析数据提高作物产量。无人机可以提供实时视频监控,分析作物的生长模式。此外,智能传感器可以提供水分、肥料和天然营养水平的数据,可以让农民更好的掌握作物的状态。


 6、智能监控系统


土壤是决定植物生长和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土壤的营养决定了农作物的质量。多年的森林砍伐和毁林开荒,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土壤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农民很难了解哪种土壤最适合哪种作物。例如,某些农业AI相关的APP可以使用基于图像识别的技术,帮助农民识别土壤、病虫害以及作物的营养情况,农民可以轻松确定使用哪种肥料来提高收成质量。



7、智能机器人


农业AI机器人可以解决关键的农业劳动力问题,正在以比农民更高的数量和更快的速度收割农作物,更准确地识别和清除杂草,并降低成本和风险。例如,智能机器人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来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通过机器学习,能够更精准地施肥和打药,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比传统种植方式减少了90%的农药化肥使用。此外,智能播种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探测装置获取土壤信息,然后通过算法得出最优播种密度后自动播种。



智能型喷雾车

 8、预测天气


近年来,由于污染水平的急剧上升导致不可预测的气候条件。气候的变化使得农民难以确认合适的播种时间,这里就有AI的用武之地了。在AI的帮助下,很容易深入地了解天气、季节性阳光、风速和降雨量将如何影响作物种植的周期。天气预报将帮助农民分析和计划何时播种,从而提高种植效率。


 9、精准农业带来成本节约


一种使用AI系统提高收获质量和准确性的农场管理方法—精准农业,可以帮助农民用更少的资源种植更多的作物。由AI与物联网驱动下的精准农业可能成为农业的下一个风口。



江苏绿港研发的现代农业信息化园区管理系统——摩登庄主就能实现精准生产。以农业生产管理为核心,配合使用农业领域的ERP系统及专业的财务系统在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的六大系统的基础,结合视频监控、环境监控等特色功能,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管理体系及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园区管理的效率低下、成本核算不清、产出无计划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园区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率,真正实现无忧生产。



10、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决策


生成和收集数据的真正目标是将其投入使用。在农业方面,数据分析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通过将AI与大数据相结合,农民可以分析市场需求、确定播种和收获最佳时间,获得土壤健康情况、预测天气等手段,农场可以通过物联网数据对作物品种、灌溉、整地和害虫控制进行管理,使农民在作物培育的每个过程中都可以选择最优的决策,降低作物歉收的风险。


人工智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谓全方位覆盖。从选种、耕种到作物监控,再到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不仅能够帮助提高效率,也能实现绿色农业。总之,在农业生产中,人工智能有助于农业生产精细化,从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还面临着多重挑战,比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应用于农业技术还处于基础阶段、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还不成熟,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等,这要求有关部门从基础设施、技术供给、产业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全面促进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支撑能力方面,着力强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及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供给方面,持续提升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供给水平;在产业需求方面,大力培养农民应用人工智能的意愿与能力,不断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将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