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规划词语高频出现,这一政策并不是横空出世,形成的背后是国家战略的精心布局。有人说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含义: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上多点增值,有搞种养的,有搞加工的,有搞销售服务和在第三产业上进行观光、休闲、养老、采摘、亲子、文旅等延伸价值的,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企业增收。
打造多元化农业,创造教育、休闲、体验等很多价值
据相关调查有人举例阐述,做农业1.0相当于喂牛养羊,在内蒙古做调查就是6到9块钱卖;第二产业就是宰牛杀养就是35块钱一斤;第三产业就是煮成牛羊汤,卖100块钱;如果做三产融合,邀请游客到你的帐篷里,一个人产生至少上千元的增值。
如果只做籽棉两元一斤,做成皮棉15块钱,进棉纺厂加工的牛仔裤卖50多元,做棉布销售是农业3.0,有3.5批发价,有18块钱棉被芯;如果做牛仔裤国内品牌黑牡丹,能卖80到150元,美国贴中国的标又能卖到699到999元一条。棉花就是这样从两元一斤增值到1000多一条牛仔裤的。
棉花作为单品,难以构成一二三产业融合。但是我们打造多元化农业,就可以看到它有教育、休闲、体验等等很多价值。
类比到农业上来看,例如现在比较火的休闲农业,农家乐一类让顾客来采摘蔬果,钓鱼休闲等等。很多人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只见过超市里码好的蔬果,没有见过结在树上的新鲜果子,要体验就会有消费;期间也会在此间吃饭,也是食用这些蔬果,变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身价翻倍。

再说一个小小的番茄,在田间地头不过值几分钱,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后价格就能倍增;而如果是周末假期到田间旅游采摘,甚至将番茄作为盆景观赏,那它的价格就是几十倍上百倍了;如果再进一步,把这小小的番茄、番茄酱注入绿色、有机、品牌农业等优质、特色的“基因”,那一个小小的番茄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黄金一号”,其价格将难以估量……这就是农业“三产融合”为农业增值、增效的真实写照,它昭示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前途。
农业综合体具有三大功能:社会公益性功能、企业盈利性功能和生态环保性功能,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途径和抓手。
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探究
以“原产地特色+原材料加工”的消费驱动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由一产带动二产和三产发展,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及度假、互联网应用、物流仓储、销售等)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以加工产业“加工产品+文化服务”为引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由二产带动一产和三产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文化传承(手艺及工匠等)的发展模式,促进加工产业在农产品转型升级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3.以三产为主导的融合发展模式(三二一模式)
利用旅游聚集人气的优势,打造景观吸引,促进人流带来消费,形成购买力和服务支撑。实现由三产(旅游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联合发展的带动模式。
依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开发科技应用和科技服务等功能,实现农业的附加价值提升,构建三产(科技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模式。就好比研究院的设立,开发新品种、实行产品检测、监控、分析。
5.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消费、人才聚集模式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文创农产品的生产、以及文创功能模式的引入,构建三产(文化产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模式。
6. 以电商物流为引领的服务带动模式
主要以物流配送为核心,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体系,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三产(服务业)带动一产和二产融合发展模式。
为专业化蔬菜生产企业、组织和农民提供一个完善的技术平台,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用领先的技术服务中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千家万户,为中国现代蔬菜产业创造一个模型,使之成为中国现代蔬菜产业的科技摇篮,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平台,为促进中国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现代化的时代梦想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农业行业观察,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用于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