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运行,各种生产要素一直在向城市聚集以便获取更多收益。因此常见的现象中城市一直都欣欣向荣,乡村却日益滞后,二者的差距也是与日俱增。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促进下,国家也适时提出“乡村振兴”的三农战略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作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工作,聚人聚气,实现乡村繁荣与全面振兴。然而,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生产难以实现农民致富,必须探索新的产业形态和增效动能。因此在看到其他国家探索出的新兴方式,不免让农业发展又一次迸发出新理念。例如新加坡就是把目光投向了城市,通过满足高楼林立下城市居民对绿色健康生活与回归自然的需求,培育了现代都市农业新型产业形态,而这可以成为我们探索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对都市农业的理解
都市农业,通常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产业,而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地域形态的农业,是指“在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服务于城市居民需求的农业”。 都市农业的显著特征:地域特性,即以城市为核心的一种农业形态;多功能属性,即不仅仅简单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食物产品,还兼具“生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功能。
地域属性的都市农业,是城市化的伴生产物,紧密围绕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一定的区域界限:既包括在城市内部空间拓展的农业,也包含城郊农业和近郊农业。由于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地域属性的都市农业要求:1、在有限的空间内以尽量少的资源(耕地、水、肥、劳动力等)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同时突出 生产技术的立体化、无土化和工厂化,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关键所在;2、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发展农业,如屋顶、阳台、绿地、空闲建筑、地下空间等,大幅拓展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资源。产业属性的都市农业,要求在构筑城市食物生产系统的同时,积极拓展农业的非食物特征和多功能属性,尤其是生活、生态、文化与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三产”消费,如观光、休闲、体验、康养、参与、科普等,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海外案例参考
乍一听这样的理念既难实现又非常超前,按照目前的发展似乎很难普遍实现。但是这样的理念在新加坡这个国土总面积719平方公里,土地与水资源都非常有限,90%的所需食品都依靠进口的国家已经实现。下面可以看看新加坡农业5大创新玩法,打开农业创新的新思维。
生产资料创新:租地
作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时隔数十年首次提供农业用地,以便农民能够利用高技术改善新加坡食品保障。新加坡的农业用地将由农民竞标获得。竞标者可以列举自己提高生产率的方案。除了构想,他们的出价高低也将是政府考虑的因素。鉴于高技能的农业劳动力的匮乏,政府将资助农民的农业研发。此外,还有一些土地是采用租赁的方式,获得使用权。比如,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这些农业科技园都是由国家投资,经营者付租金使用。空间创新:垂直种植
垂直种植(垂直农耕),又称直立种植/立体种植,是利用立体空间,把一片土地的利用面积,以倍数增加,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好比排屋变公寓一样。适用于室内或室外(大棚内或建筑外壳上)的种植,或是各种动物的养殖。其种植方法有土培,基质培,水培,雾培和鱼菜共生。室内种植必须利用人造光,室外种植的因为叠得很高,也通常会选择利用人造补光。考虑到新加坡的用地面积小,成本大,新加坡农业经营者发明的垂直种植模式更符合新加坡的国情。新加坡的大型农场之一国华科艺农场率先在新加坡推出垂直耕种蔬菜的技术,优化农场土地利用。该农场占地3.65公顷,完全开发后平均每日目标生产10吨叶菜,比传统地面农场的生产力高五倍。
产业创新:都市农业
生产方式创新:都市农场
贸易创新:高科技农业园
都市农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助推作用
都市农业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都市农业地处城市及其延伸地带,一方面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另一方面兼具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历史重任。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广泛应用都市农业的高技术手段与高效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盘活供销关系,促进要素流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引导城市现代资源要素向城郊农村倾斜。同时,都市农业产业发展也为城乡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促使城乡居民之间更深入地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彼此的认同与接纳,拉近城乡居民的距离,实现互融互通和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一) 促进城乡关系更加紧密,利于孕育乡村新兴产业
(二)推动城乡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促进城乡文化有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