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耕备种前期种子种苗市场非常热闹,药农对种子种苗的品质也非常重视,有些人选好了种苗却在种植成活率上遇到难题。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波如何将种苗高成活率种植的措施。

为什么别人成活率高,你种的成活率低?那你一定没有提前了解一下种苗标准化的制约因素。


1、需求多样化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栽培区域受气候影响形成了多种独特的蔬菜栽培模式,由此也形成了蔬菜种苗标准的多样化。例如宁夏地区硒砂瓜受风沙影响,要求西瓜种苗下胚轴高、节间短粗、叶柄叶片硬实,不易被风沙吹折;而山东地区要求西瓜种苗下胚轴短粗、节间长度适中、叶片有韧性、有活力。

有的地区需要的种苗并不匹配移栽机,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不利于移栽机的推广,同时对移栽机的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季节、不同茬口需要的苗的标准也不一致。冬春季气温低,要求种苗耐寒性高,幼苗要大一些。夏秋季节要求种苗发根快,缓苗快,种苗应略小。



2、育苗温室调控能力不足
种苗生长有自身的规律性,人为调控只是有限调控。植物生长受天气影响,远超过技术调控,比如连续阴天必然会导致幼苗徒长、细弱。现在的育苗温室越来越高级,对天气的依赖性越来越低,甚至可以利用植物工厂进行育苗。
但是越高级的温室育苗成本越高,甚至高过人工移栽的成本。当前绝大多数育苗温室的调控能力不足,尤其是对光照的调节能力不足,补光技术与设备有较大的空缺。


3、育苗技术水平不均匀
国内各地区种苗产业发展不均衡,缺乏统一的标准,育苗质量参差不齐。山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较快,是中国种苗产业的优势地区。内蒙、新疆等地区虽育苗条件优良但技术相对缺乏、规范化苗厂较少,尤其是嫁接育苗技术缺乏,大型种苗公司较少,难以实现标准化。
例如2016年山东省嫁接苗量已超过22亿株,而2017年宁夏嫁接育苗总量仍不足1.5亿株。南方地区设施发达,但气候条件不利,因此对育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的难度也比较大。



其次种苗生长的调控是实现种苗标准化以及机械移栽的关键措施。常用的调控手段主要有4种,分别是水肥、温度、调节剂和农艺调控措施。




01 水肥调控
水肥手段主要调控高度,幼苗1叶之前是下胚轴最容易徒长的时期,此时适当控水,可以抑制下胚轴伸长,达到适宜的高度。如果下胚轴过短时可以通过增加水肥的方式促进生长。真叶展开以后,适当干旱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茎秆硬度。


02 温度调控
通过控制温度协调高度和粗度均匀生长。当幼苗生长偏细长时,支撑力小,易发生弯曲,且叶色偏淡,此时应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幼苗节间过度短粗时,定植时,叶片易被埋进土里,此时应增加夜温,促进节间伸长。温度调控是有限度的,一般不低于13℃,长期温度过低会造成种苗的亚健康,伴随着叶片黄化、根系受伤等不良症状。


03 调节剂
调节剂的使用能够有效调控株型,且见效快。最常应用的就是植物生长延缓剂,俗称抑制剂,例如多效唑、矮壮素等。在节间长度达到要求长度时,及时使用延缓剂控旺,避免形成徒长苗。而且延缓剂可以提高幼苗茎秆及叶片的硬度,适宜机械化作业,减少倒伏和损伤。但调节剂的使用有一定副作用,掌握不好容易发生僵化苗,严重抑制生长,因此应慎重使用。


04农艺措施
农艺措施主要用于群体调控,保障种苗整齐一致。当穴盘苗叶片密集相互交叠时,会有明显的徒长趋势。通过稀盘的方式,盘与盘之间拉开空间,边缘的苗会向两侧倾斜,中间苗的生长空间自然加大。
随着种苗生长,叶片更加拥挤,将会出现边缘效应,穴盘中间的苗会继续徒长,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人工擦拂的方式,用布进行擦拂,擦拂时稍微用力,将苗压弯,生长点接受机械刺激后会减弱徒长趋势。苗床也存在边际效应,可以通过转盘的方式调节,把边缘的穴盘旋转180°,边缘一侧转到苗床内,减弱生长差异。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部分参考互联网,本平台将注明来源,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用于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